第196章 他是5分中的5分-《我的戏剧年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今天上午的日程是要参观古城。

    董其昌尚书坊的一根石柱前,当地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在给大家介绍着。

    江浔很不以为意,他看着不远处的河水,若有所思。

    “江浔!”又是谢导打断了他的思绪,导演又发现了他漫不经心的样子。

    可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,谢导没有说什么。

    但大家在参观其他景点时,谢导还是把他单独叫到了一边。

    “江浔,刚才心不在焉,有错误就要认,不要辩解,谢导会更不高兴,他这人,火气发过就完了。”副导演武珍年低声对江浔说道。

    嗯。

    江浔答应着。

    “江浔,那些普通的工作人员还在认真听讲,积累生活体验,你呢?随意,你应该把自己当作冯子平,看到董其昌的石柱,心情仰慕,你要体会古代书生那种中科举求功名的迫切心理。”

    事实上,不仅是江浔,谢晋也要求每个演员都过“角色生活”。也就是说,要求演员随时随地捕捉到人物状态的正确感觉。

    “你说,你自己说,你现该抱什么态度呢?应该是什么表情呢?你尝试尽可能多地体验那种仰慕的感觉。”

    江浔却道,“导演,冯子平除了爱喝酒,他也是一位好人,对不对?”

    “对。”谢晋导演扶扶眼镜。

    “那么,董其昌是什么人?”

    史书记载,董氏的劣行很多,董其昌做官后大部分时间赋闲在家,国家有俸禄,自己有润笔,集富豪、乡绅和雅士于一身。

    他生活骄奢淫逸,他曾用尽心思将一个同僚的孙女娶来做妾,并强暴了小妾的妹妹。他家有良田万顷,却极少向政府纳税。

    为了扩建豪宅,他逼迫附近百姓搬迁。为了牟利,他开设妓院,《明史》称他“造娼院以牟利”。

    上梁不正下梁歪,董其昌的儿子董祖常带家奴在松江地区奸淫抢劫,恶迹斑斑。由于民愤极大,有人将董氏父子的劣行编成《黑白传》,一时间在民间流传。

    董其昌怀疑是一书生所为,将其捉来私设公堂万般凌辱,终使书生命绝。这还不算,董其昌还将书生的母亲和使女抓来,剥其衣服,“鲲其发,并及下身”。

    民愤终于爆发了。

    万历四十三年,怨民从四面八方赶来,大火烧了董家府第,董其昌带着家人和奴仆连夜奔逃,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“民抄董宦”事件。

    “导演,您说,我看到董其昌的石柱,我该仰慕吗,冯子平该仰慕吗?……”
    第(2/3)页